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的重要意义: ⑴在理论上批判哲学史上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 经验论: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 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 ⑵在实......
考研政治2021-06-22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⑴前提或基础即世界观不同,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 ⑵重要不同: 前者是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后者是先验论:认为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⑶认识路线(顺序)不同,......
考研政治2021-06-22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⑴可知论:承认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认识客观对象,即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主张可知论的哲学家包括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如费尔巴哈和黑格尔。 ⑵不可知论:否认人能够认识并正确认识客观对象,即否认思维和存在的......
考研政治2021-06-2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和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和发扬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彻底坚持了科学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同时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同旧唯物主义反...
考研政治2021-06-22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人类社会生话的本质是实践的,在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决定认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其理由、内容、表现包括: 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⑶实......
考研政治2021-06-22
认识的本质: 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经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对认识本质的规定的理解: 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不是生而知之(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形而上学的观点!) ⑵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 ⑶具......
考研政治2021-06-22
1935年8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起草了通常被称为八一宣言的《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向全国人民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1935......
考研政治2021-06-21
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地总结了中共从1921年建党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功过是非,并总结经验教训,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在运用马列主义基本理论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提升了认识,......
考研政治2021-06-21
中共一大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地点:上海、浙江嘉兴; 3、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4、党的纲领: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 5、意义: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
考研政治2021-06-21
中共二大 1、时间:1922年 2、地点:上海 3、纲领: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意义: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
考研政治202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