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 洛阳师范学院
  • 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
当前位置: 考研招生在线>招生简章>

2014年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3)

时间:2014-05-29     作者:考研招生在线

五、单独考试

1、报名条件:

(1)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

2、报名手续: 2013年10月10日至31日本人网上报名, 11月10日到14日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毕业证书到苏州市高校招生办公室现场报名(苏州大学分报考点)。

3、单独考试报考专业(临床医学除外)限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临床医学仅限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各招生人数不超过15人,其中安排在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学科门类的招生人数不低于总数的70%。

六、体检

考生体检工作安排在复试阶段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文件执行。

新生入学时还须进行体?格检查,未达到高校招生体检标准的学生,取消入学资格。

七、其它

1、2013年12月25日-2014年1月6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2、以同等学力报考者,参加统考初试合格后,须加试二门大学主干课程。

3、被录取的考生如保留入学资格,须在复试(预计2014年四月份)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我校批准,可以参加工作1至2年,再入学学习。

4、录取为我校硕士研究生后,如果硕士阶段学习期间,成绩优秀,科研能力强,优先推荐硕博连读。

5、加大复试考核在录取总成绩中的比例。在复试过程中,根据考生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实验技能、面试情况等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在资格审查时,须将自我评价、个人陈述、学习成绩、科研成果、获奖证书以及能证明自己学术水平的相关材料提交到各基层研究生招生单位,具体要求届时请查看苏州大学研究生院网站。

6、违规处理

对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规或作弊的考生,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同时,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有关部门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将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7、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我校和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8、苏州大学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不出售任何考研书籍。

9、有关信息发布:初试成绩查询、复试名单、复试通知、拟录取名单等信息不再通过邮局寄发,请考生务必及时查看苏州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研究生院招生办联系电话:0512-65227655,0512-65227656,传真:0512-65112816。通讯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十梓街1号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215006。

10、各基层研究生招生单位联系方式:

基层招生单位 联系电话 基层招生单位 联系电话
001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051265880152 002 东吴商学院(除MBA外) 051267162396
001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MPA) 051265882132 002 东吴商学院(MBA) 051267162577
003 王健法学院 051265227483 004 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 051265884409
005 体育学院 051267162123 006 文学院 051265880510
007 凤凰传媒学院 051265882065 008 艺术学院 051265880451
009 社会学院 051265880539 010 外国语学院 051265243012
011 数学科学学院 051265112082 012 金融工程研究中心 051265112418
013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能源学院 051267870145 014 信息光学/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 051265112851
015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051265880090 016 о 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051265882846
017 电子信息学院 051267871249 01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051265241203
019 机电工程学院 沙钢钢铁学院 67161703,67160032 020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051267164993
021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051267501742 022 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 051265880196
023 医学部 051265884128 024 医学部儿科临床医学院 051267786317 о
025 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 051267780538 026 医学部第二临床医学院 051267783746
027 医学部护理学院 051265221462 028 音乐学院 051265882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