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工程师学院
1.背景及意义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充分发挥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资源与技术优势,整合校企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竞争力,学校于2013年与位于北京的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海油研究总院四家单位签署了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工程师学院(以下简称北京工程师学院)协议,实行校企“双主体培养”和“双导师”指导制,协同培养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安全工程等领域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2.招生人数、专业及报考要求
2014年,北京工程师学院将首次面向全国招收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安全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累计招收64名。北京工程师学院招收计划列入学校2014年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之内。具体招收专业领域、人数及报考要求如下:
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工程领域招收2人,其中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招收1人,课题研究方向为石油地质,要求英语过六级,专业实践阶段参与非常规地质评价相关研究工作。中海油研究总院招收1人,石油地质课题研究方向,要求本科与硕士专业一致,英语能力较好,专业实践单位为新能源研究中心。
石油工程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招收37人,其中中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招收23人,招收钻井、固井、油气井力学与控制、煤层气、页岩气、储气库等课题研究方向,其中钻井17人,固井1人,油气井力学与控制2人,煤层气、页岩气、储气库3人。中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招收1人,招收钻井课题研究方向,要求具有应用化学或环境工程专业背景,专业实践单位为环保技术研究所。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招收10人,招收钻井、固井、开发、工具研制等课题研究方向。其中固井1人,要求英语过六级,专业实践阶段参与固井技术相关研究工作。钻井工艺1人,要求英语过六级,数学基础好,会使用CAD等制图软件,本科为石油工程相关专业,专业实践阶段参与钻井工艺技术相关研究工作。工具研制课题研究方向1人,要求英语过六级,最好有机械背景,对工具研制感兴趣,会使用Auto CAD、Pro-E、有限元分析等软件,专业实践阶段参与钻井工具研制相关研究工作。固完井工艺课题研究方向1人,要求英语过六级,专业实践阶段参与固完井技术相关研究工作。钻井课题研究方向1人,要求英语六级或俄语四级以上,能熟练运用绘图、有限元分析等软件,专业实践阶段参与石油工程发展规律相关研究工作。钻井液工艺技术课题研究方向1人,要求英语过六级,有化学背景,专业实践阶段参与钻井液工艺技术相关研究工作。页岩油产能评价方法课题研究方向1人,要求英语过六级,本科为油气田开发相关专业,专业实践阶段参与页岩油产能评价方法相关研究工作。油气田开发工程课题研究方向3人,其中1人要求英语过六级,数学基础好,计算机2级,编程能力强,专业实践阶段参与油田压裂工艺相关研究工作;1人要求英语过六级,具有良好的外语阅读能力,具备使用FracProPоT、Stimplan软件及文字处理能力,以及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专业实践阶段参与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相关研究工作;1人要求英语过六级,专业实践阶段参与压裂液及酸液研究与应用相关研究工作。中海油研究总院招收3人,招收开发、钻井课题研究方向,其中钻井1人,开发2人。要е求本科与硕士专业一致,英语能力较好。
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领域招收6人,其中中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招收5人,招收化学工艺、化学工程、环境化学等课题方向。其中化学工艺课题研究方向招收1人,要求本科是相关专业毕业且有一定工作经历,专业实践单位为安全技术研究所。化学工程课题研究方向招收2人,要求具有较强的数学能力,专业实践单位为低碳经济与技术研究所。环境化学课题研究方向招收2人,其中1人要求本科毕业于211工程大学且为分析化学或工业分析相关专业,专业实践单位为HSE检测中心;1人要求具有化学工程或环境工程专业背景,具有独立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具有良好的中、外文文献阅读和分析能力,专业实践单位为环保技术研究所。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招收1人,招收油田化学与工程课题研究方向,要求英语过六级,专业实践阶段参与钻井液助剂研发相关研究工作。环境工程领域招收3人,需求单位为中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招收政策研究、工业水处理、油气田环保等课题研究方向。其中环保政策课题研究方向招收1人,要求本科毕业于石油院校工程专业,专业实践单位为政策法规与标准研究所。工业水处理课题研究方向招收1人,要求具有给排水或化学工程专业背景,具有工作经验优先考虑,专业实践单位为环保技术研究所。油气田环保课题研究方向招收1人,要求英语过六级,本科专业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或石油主干专业,有石油单位工作经验的优先,专业实践单位为HSE新技术推广中心。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招收1人,需求单位为中海油研究总院,要求本科与硕士专业一致,英语能力较好,专业实践单位为工程研究设计院。机械工程领域招收4人,其中中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招收2人,招收石油机械课题研究方向。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招收1人,招收机电系统控制及自动化课题研究方向,要求英语过六级,专业实践阶段参与地层压力随钻测量技术相关研究工作。中海油研究总院招收1人,要求本科与硕士专业一致,英语能力较好,专业实践单位为技术研发中心。安全工程领域招收3人,需求单位为中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其中井控课题研究方向招收1人,要求本科为相关专业毕业,有工作经历优先,专业实践单位为安全技术研究所。另外2人,要求本科专业为石油天然气工程专业或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专业实践单位为海外HSE技术中心或HSE评价中心。
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地质工程领域招收4人,其中中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招收2人,招收测井课题研究方向。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招收1人,招收测井课题研究方向,要求英语过六级,能运用一门计算机语言(C++/JAVA)编写软件代码企业实践阶段参与测井软件开发相关研究工作,专业实践阶段参与测井软件开发相关研究工作。中海油研究总院招收1人,招收物探课题研究方向,要求英语过六级,本科与硕士专业一致,英语能力较好,专业实践单位为技术研发中心。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招收1人,需求单位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招收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课题研究方向,要求英语过六级,专业实践阶段参与随钻测量技术相关研究工作。计算机技术领域招收3人,需求单位为中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招收应用系统开发课题研究方向,专业实践单位为HSE信息中心,要求具有应用系统开发经验。其中2人要求熟悉熟悉.net开发平台,1人要求.J2EE/J2SE/J2ME开发平台。
3.选拔方式
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试包括初试和复试。初试的考试科目、考试方式及参考书与该领域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相同。复试期间学校将邀请企业专家及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对考生进行单独的面试考核。
4.培养与管理
北京工程师学院招收的学生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进行为期1.5个学期的课程学习之后,将进入相应共建单位(中石油钻井院、中石油安全环保院、中石化工程技术研究院、中海油研究总院)的所属部门进行1年以上的专业实践和论文研究工作。研究生在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和论文研究工作期间,企业将为每名研究生提供不低于1000元/月的生活津贴。
校企双方针对社会和行业企业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共同参与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实行学校和企业“双导师”指导制,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可以以第一导师的身份列入年度招生简章直接招收研究生(同时对方单位配备一名导师协助指导),也可以以第二导师的身份协助对方第一导师指导研究生。如研究生的实践研究课题方向与学校导师的研究方向不一致或学校导师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可以申请更换学校导师。进入北京工程师学院学习且达到规定毕业标准的学生除获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颁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外,还将获得校企双方共同签发的北京工程师学院毕业证书。进入北京工程师学院学习的研究生毕业后自主择业,四家共建单位不承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
如想了解更多关于北京工程师学院的信息,请与研究生院学位办雍老师、詹老师联系,联系电话:010-89731622/89733883。
七、其它说明
1.学费和奖学金
根据国家政策,2014年起,我校将执行新的研究生收费和奖助办法,具体实施办法待另行公布。
2.请考生在安全场所上网报名、支付报名费,因自己操作失误或网上支付帐号和密码泄漏造成的损失,我校概不负责。网上支付报名费前务必慎重考虑,因各种原因不能报考者,已支付的报名费不退。
3.复试时应届本科毕业生须由考生所在学校出具成绩单原件;在职人员须提交原所在学校出具的成绩单原件或本人档案中《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复印件并加盖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4.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招生人数(包括推免生数)是根据上一年度招生人数预估的,2014年实际招生人数参照当年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我校将预留一定比例用于接收985、211等高校的优质生源,о请考生注意。
5.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如有调整,以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为准,请考生随时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相关信息。
6.不允许在校研究生同时攻读两个及以上研究生学位。凡弄虚作假、违反考试纪律的考生,我校将不予录取,并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7. 通讯地址:北京昌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招生办公室(102200)
联系电话:010-89733075
电子信箱:sdyzb@cup.edu.cn
八、相关资料
全国统考初试的政治理论、统考数学、非外国语专业的英语、俄语以及部分专业的专业课(如: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订;我校自行组织命题的科目,招生专业目录后附有考试参考书,不详者请直接与招生学院(研究院)办公室联系。
我校不出售自行组织命题科目的历年真题。欲邮购教材的考生请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林书店联系,联系电话:010-89733247,传真:010-89738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