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齐鲁工业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招生在线 > 招生简章  > 北京院校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时间:2025-10-23     编辑:考研招生在线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在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直接关怀下建立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创办的第一所传媒类高校,2004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办学70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传承“忠诚、自信、包容、竞先”的文化基因,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造就了大批党和国家所需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教育重镇”。

学校现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国家“双一流”学科,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2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动画学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各学科在建设过程中争创特色一流、取得重大突破,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个学科取得了骄人成就,设计学与艺术学理论共居第一方阵,多个专业学位水平实现全国领跑。

一、招生计划

中国传媒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含全日制及非全日制)招生计划约为2060(含推荐免试以及各类专项计划),实际招生人数按国家当年下达的具体招生计划为准。各专业拟招收人数请参阅《中国传媒大学202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的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当年下达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最终确定。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坚持跨学院协同推动交叉融合的建设思路,统筹考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2026年我校依托新闻传播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开设新闻舆论学专业。本专业覆盖新闻学院、信息传播学院、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培养单位,围绕舆论与认知传播、新闻舆论与平台治理、新闻舆论与国家治理、舆论智能计算与应用(工学学位)、舆情与社会治理等领域开设招生方向。

2026年我校在国际传播学专业(代码0503Z7)招收“国际传播白杨班(学硕)”(研究方向代码01-04),招生规模为40;在新闻与传播类别(代码055200)招收“国际传播白杨班(专硕)”(研究方向代码15),招生规模为30。“国际传播白杨班”是学校面向国家国际传播重大战略需求的人才培养重要举措。学校集中我校国际传播优势资源,集合国内外国际传播优秀导师,集纳“政产学研用”各界国际传播力量,以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导向,以高水平、宽口径、多元素养、复合能力为培养理念,兼顾理论与实践,兼重人文与艺术,兼容社科与理工,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信息传播人才。

2026年我校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和奇安信集团招收联合培养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传奇班”,招生规模为12人,招生领域为网络与信息安全(代码085412)(研究方向代码01-02。“传奇班”旨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结合中国传媒大学办学特色、依托奇安信集团产教优势,培养掌握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的学生,培育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和行业骨干人才。

2026年我校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和海南国际学院招收中外合作办学双硕士学位研究生。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收传播学专业(代码为050302)媒介与全球化方向及新闻与传播类别(代码为055200)国际广播电视方向。海南国际学院招收设计学专业(代码为137000)传播设计方向及新媒体专业(代码为0503J2)新媒体产业方向。海南国际学院的办学地址为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奖助一览表

中国传媒大学202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中国传媒大学202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原标题:中国传媒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文章来源:https://yz.cuc.edu.cn/2025/0929/c8549a260582/page.htm

在线报名申请表

上传格式要求:jpg、png、zip、docx、、doc、xlsx、xls、pptx、pdf(100MB),最多上传10个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