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在数理化生等学科建设一批基地,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研究”的重要指示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加快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在前两批遴选建设199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8号)、《教育部关于2019—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9〕14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1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9号)等文件要求,经各地各高校申报、专家审议,教育部按相关工作程序确定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名单。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名单
|
序号 |
类别 |
所属学校 |
基地名称 |
|---|---|---|---|
|
1 |
数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 |
数学 |
首都师范大学 |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 |
数学 |
天津大学 |
求是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 |
数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陆家羲数学物理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5 |
数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 |
数学 |
湘潭大学 |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7 |
数学 |
兰州大学 |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8 |
物理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9 |
物理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0 |
物理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王大珩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1 |
物理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2 |
物理学 |
南京大学 |
大理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3 |
物理学 |
东南大学 |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4 |
物理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5 |
物理学 |
中南大学 |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6 |
物理学 |
华南师范大学 |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7 |
物理学 |
四川大学 |
明远学园——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8 |
力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钱令希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9 |
力学 |
同济大学 |
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0 |
力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致远学院——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1 |
力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2 |
力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3 |
力学 |
国防科技大学 |
航天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4 |
化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5 |
化学 |
北京化工大学 |
宏德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6 |
化学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7 |
化学 |
天津大学 |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8 |
化学 |
同济大学 |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9 |
化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0 |
化学 |
郑州大学 |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1 |
化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2 |
化学 |
西北大学 |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3 |
生物科学 |
北京大学 |
未名学者生态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4 |
生物科学 |
北京林业大学 |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5 |
生物科学 |
天津大学 |
生命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6 |
生物科学 |
内蒙古大学 |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7 |
生物科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8 |
生物科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9 |
生物科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0 |
生物科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1 |
生物科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2 |
生物科学 |
中南大学 |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3 |
计算机科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4 |
计算机科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5 |
计算机科学 |
天津大学 |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6 |
计算机科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7 |
计算机科学 |
复旦大学 |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8 |
计算机科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9 |
计算机科学 |
东南大学 |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50 |
计算机科学 |
山东大学 |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51 |
计算机科学 |
湖南大学 |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52 |
计算机科学 |
中山大学 |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53 |
计算机科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54 |
计算机科学 |
重庆大学 |
曙光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55 |
天文学 |
北京大学 |
未名学者天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56 |
地理科学 |
武汉大学 |
地理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57 |
大气科学 |
国防科技大学 |
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58 |
海洋科学 |
中山大学 |
“深蓝”海洋科学拔尖学生 培养基地 |
|
59 |
地球物理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球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0 |
地质学 |
北京大学 |
未名学者地质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1 |
心理学 |
北京大学 |
未名学者心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2 |
哲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3 |
哲学 |
东南大学 |
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4 |
哲学 |
浙江大学 |
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5 |
哲学 |
山东大学 |
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6 |
哲学 |
中山大学 |
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7 |
经济学 |
北京大学 |
未名学者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8 |
经济学 |
清华大学 |
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9 |
经济学 |
辽宁大学 |
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70 |
经济学 |
吉林大学 |
理论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71 |
经济学 |
中山大学 |
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72 |
经济学 |
西北大学 |
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73 |
中国语言文学 |
首都师范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74 |
中国语言文学 |
北京语言大学 |
“中文国际传播”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75 |
中国语言文学 |
吉林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学生培养基地 |
|
76 |
中国语言文学 |
厦门大学 |
“鼓浪文兴”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77 |
中国语言文学 |
福建师范大学 |
孙绍振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78 |
中国语言文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79 |
中国语言文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80 |
历史学 |
南京大学 |
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81 |
历史学 |
浙江大学 |
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82 |
历史学 |
厦门大学 |
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傅衣凌班) |
|
83 |
历史学 |
山东大学 |
“考古+”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84 |
历史学 |
武汉大学 |
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85 |
历史学 |
四川大学 |
明远学园——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86 |
基础医学 |
南京医科大学 |
基础医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87 |
药学 |
北京大学 |
未名学者药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88 |
药学 |
浙江大学 |
药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89 |
中药学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中药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时珍国药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