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齐鲁工业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招生在线 > 研招资讯  > 专业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国际关系

时间:2021-12-29 11:30:57     作者:考研招生在线

 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2、掌握本学科内经典的专业文献、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为全面地掌握本学科研究方法、基本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具备良好的科研和社会实践能力,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3、适合从事有关国际问题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或从事外交、外事管理、对外文化交流、新闻媒体等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成绩优秀、提前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及通过答辩的学生,经申请可以提前毕业(具体操作程序以学校有关规定为准)。

  三、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中国国际战略与周边关系

  亚太区域研究

  国际制度与国际组织

  欧亚区域研究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课程分为全校公共必修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和学位选修课四类,具体课程与时间安排见附表。

  2、总学分36学分。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6学分,第一外国语2学分为必修,学位基础课至少修满9学分,研究方向至少修满9学分,实践活动必修1学分,选修课至少修满9学分。

  3、港澳台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与普通研究生相同,免修公共政治课。

  4、外国留学研究生免修公共政治和外语课,必修“中国概况”(2学分),硕士生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博士生不低于11学分。

  5、专业课程表

    课程类别 

     科目和门数 

   最低学分要求 

    公共课 

  政治2门、外语1门 

         8学分 

   学位基础课 

3门(含一门方法类课程) 

         9学分 

1.国际政治学概论 

 

 

2.西方政治思想(双语) 

 

 

3.国际问题研究方法专题 

 

 

   学位专业课* 

按研究方向选择3门 

          9学分 

1.东亚区域研究 

 

 

2.国际政治理论研究 

 

 

3.国际关系文化理论研究 

 

 

4.中国国际战略与周边关系 

 

 

5.国际组织与国际机制研究 

 

 

6.国际法专题研究 

 

 

7.欧洲问题研究 

 

 

8.俄罗斯与东欧、中亚研究 

 

 

9.全球政治与和平学研究 

 

 

10.中国外交专题研究 

 

 

11.日本问题研究 

 

 

12.国际政治经济学 

 

 

     必修环节 

实践活动 

开题报告 

          1学分 

        不计学分 

      选修课 

专业选修或公共选修课 

        0—3学分 

1.美国问题研究 

专业选修课 

 

2.外交礼仪研究 

专业选修课 

 

3.国际经济法研究 

专业选修课 

 

  *适用于本专业上述五个研究方向。

  五、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全面掌握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学习和身体健康情况;除本专业系统的课程外,提倡学习相邻专业的课程;通过课程学习、经典研讨、学术研讨、论文撰写等多种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学习期间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任务,积极参加学术活动等教学与科研实践活动(1学分)。

  在第三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合格者方可进行论文开题和写作。论文开题应在第三学期末之前完成。

  研究生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具体可采用笔试、口试、闭卷、开卷、撰写论文、完成项目等形式进行。研究生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录。学位基础课原则上必须进行笔试,笔试必须有正规试卷,时间不少于2小时。

 六、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

  1、在导师指导下,最迟于第四学期确定论文题目,论文选题应是本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及学术价值的问题,内容和观点应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2、在第四学期内向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内容主要有: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论文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论文的基本框架;资料的准备情况;研究方法等。

  3、开题报告通过后,必须集中时间进行论文写作。导师要经常进行督促检查,掌握进展情况,指导修改。论文必须在第6学期中段完成。论文要求做到观点正确,资料翔实,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文字流畅,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内容。硕士论文的字数不少于3万字。

  4、论文的评阅和答辩工作,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

  七、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任课 

教师 

学 

分 

学时 

上课 

学期 

适用专业 

学位基础课 

国际政治学概论 

International 

Politics 

李  兴 

张胜军 

32 

国际关系所有方向 

学位基础课 

西方政治思想(双语)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s 

刘小林 

卢晨阳 

32 

国际关系所有方向 

学位基础课 

国际问题研究方法专题 

Methodology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张胜军 

32 

国际关系所有方向 

学位专业课 

1.东亚区域研究 

Regional Study of 

East Asia 

杨宁一 

刘小林 

32 

亚太区域研究 

 

2.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刘小林 

张胜军 

32 

全球治理与和平研究 

 

3.国际关系文化理论研究 

Theory of Culture Stud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王焱华 

刘小林 

32 

文化研究与国际交流 

 

4.中国国际战略 

Study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y of China

张发岭 

马  勇 

32 

中国国际战略与周边关系 

 

5.国际组织专题研究 

Study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张胜军 

李  毅 

32 

国际制度与国际组织 

 

6.国际法专题研究 

Study of International Law 

李  毅 

 

 

 

国际制度与国际组织 

 

7.欧盟研究 

Study of European Union 

卢晨阳 

32 

欧亚区域研究 

 

8.俄罗斯与东欧、中亚研究 

Study of Russia and Euro-Asia

李  兴 

马  勇 

32 

有亚区域研究 

 

9.全球政治与和平学研究 

Global Politics and Peace Research 

吕晓莉 

32 

全球治理与和平研究 

 

10.中国外交专题研究 

Study of Chinese Diplomacy 

卢晨阳 

张发岭 

32 

中国国际战略与周边关系 

 

11.日本问题研究 

Japan Study 

杨宁一 

刘小林 

32 

日本问题研究 

专业选修课 

1.美国问题研究 

American Study 

张胜军 

18 

亚太区域研究 

 

2.外交礼仪 

Diplomatic

卢晨阳 

18 

文化研究与国际交流 

 

3.国际经济法 

International Economical Law 

李  毅 

18 

国际制度与国际组织 

 

4.资料文献阅读 

Profound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李  兴 

刘小林 

18 

所有专业方向 

 

5.国际冲突研究 

Study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马  勇 

18 

所有专业方向

  注明:硕士生课程应安排在前三学期完成,其中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应安排在前两学期分秋季、春季较为固定地开设。“上课学期”用1、2标注,如两学期都开设,填写“1和2”。基础课和专业课一般为3学分,专业选修课为2学分,每学分对应18学时,即3学分=54学时,2学分=36学时,1学分=18学时。

在线报名申请表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jpg、png、zip、docx、、doc、xlsx、xls、pptx、pdf(100MB),最多上传10个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