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齐鲁工业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招生在线 > 研招资讯  > 院校资讯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教师团队,扎根中国大地开展研究——做中国乡村

时间:2023-02-27 09:58:02     作者:考研招生在线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强调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其中,“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等有关乡村教育振兴的提法,让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邬志辉倍感振奋,他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团队成员。

这支团队就是教育部评定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之一——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教师团队。

他们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研究,其历史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40多年来,团队以“研究农村教育、服务农村教育、发展农村教育”为宗旨,建立全国首个“农村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成“中国农村教育专题数据库”,设立全国首个“农村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探索出“大学+田野”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推动农村教育实践变革和理论发展的引领者。

立足东北服务全国,积极探索实验“在地化”教育模式

20世纪80年代,全国80%的学龄人口在农村,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的短板也在农村。东北师范大学根据当时的教育国情,聚焦农村教育主题,深入长白山区,开展农村教育改革和实验,探索出一条师范大学“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长白山之路。

据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伯玲回忆,为改善农村基础教育薄弱现状,从1988年开始,东北师大就在长白山区抚松县和辽源地区东丰县开展了“学制改革”“农村初中课程结构改革”“农村初中分流改革”“学思习行整体优化”“师大学生顶岗实习、在职教师离岗培训、域外优师示范教学”等改革实验,被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称为“体现了教育思想的一次重大转变”“为通过教育科学实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长达10年的长白山之路,为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发展研究积累下丰富的经验,也更加坚定了他们致力于改变农村教育的决心。1999年,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前身)成立;2001年,该所被批准为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为农村教育研究的“国家队”;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国家队”的研究院团队传承乡村教育实验精神,建立多个全国性“农村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在四川蒲江、浙江永嘉等地开展“现代田园教育”实验,提出了“优势挖掘”理论,形成了“在地化”教学模式。邬志辉介绍,“在地化”教学理论认为,将教学与当地一方水土联系起来,将课堂与当地社区联系起来,将课程学习与社区改造、生态关怀和生命提升联系起来,能有效治愈乡村儿童大自然缺失症、学科知识割裂病、乡土文化认同痛,激活乡村儿童学习的主体性。

通过“在地化”建构农村学校师生的“文化认同”自信生成机制,团队探索出了低成本、可借鉴、有特色、高成效、能持续、生态化的乡村教育发展道路。实验区先后获得“全国教育改革示范县”“全国农村教育改革先进县”“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等称号。

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建成中国农村教育专题数据库

矛盾与张力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动力。21世纪初,在快速向城镇化转型的社会中,农村教育一直处在发展迷思之中。学龄人口数量增多,教育经费和资源有限,学生教育存在就近入学与进城择校、读书有用与读书无用、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留守儿童与随迁子女等“四个变数”。在快速变迁的社会中为各级政府提供较为科学的智力支持,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学术挑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001年起,团队利用全国农村教育调查联盟和长期跟踪调研点,持续开展大规模农村教育调查研究,足迹遍及除港澳台外31个省份300余个市县。

邬志辉回忆,有时为了获得一个教学点的真实数据,他们驱车百余公里,所经路途常常遇到“小心路滑,此处因山体滑坡已致几十人死亡”之类的标牌警示。然而到了教学点后,却只能回收一位老师和几个孩子的调查问卷。李伯玲曾带队到四川一个民族县的农村学生家里进行调研,在家庭访谈中几乎听不懂地方话、民族语。于是,团队就与地方高校合作,共同开展调查研究、共同享有调研数据,带动了一批地方院校加强属地农村教育研究、服务地方农村教育发展。

自2012年开始,团队连续十年发布《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向大众全面展示中国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科学研判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引导大众历史地、辩证地、自信地认识中国农村教育。这一发展报告也是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资助项目中的唯一教育类建设项目。

历经20余载,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建成了包括统计数据、文本数据、图片数据、音频数据、视频数据在内的“中国农村教育专题数据库”,保留下200余万条调研数据。目前,还在加强中国乡土教材库、中国农村教育生活资料数据库等建设,这些数据将成为立体化记录中国农村教育变迁的最珍贵的历史资料。2018年,团队集40年亲历式研究撰写出版了《中国农村教育:政策与发展(1978—2018)》,成为自主建构中国农村教育学知识体系的又一探索。

服务重大决策,建设国家高水平新型智库

2022年12月25日,《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20—2022》发布。这份报告由邬志辉、秦玉友等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团队成员撰写。报告基于30余万份一手数据和国家统计数据,全景素描中国农村教育现状与成就,专题分析中国农村教育问题与挑战,深入研判中国农村教育发展趋势与前景。

关于农村教育,团队成员始终有说不完的话、做不完的事,但也清楚意识到,农村教育面临的难题何其复杂严峻,一份报告或一个试点对于全国范围内农村教育普遍问题的破解无异于杯水车薪。邬志辉认为,作为专业学术团队,必须胸怀“国之大者”,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为党和政府“出主意、想办法”,这是学术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重大问题和应当履行的时代责任。

团队紧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以实证调查数据为基础,撰写咨询报告300余份。报告内容涉及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人员)教育水平、留守儿童等有关农村教育的方方面面。

2022年,团队又在牵头开展“乡村教育振兴行动提升计划”研究。关于农村教育“第一手”资料的智库建设一直在路上。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论文写在田野山间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我国作为农村人口数量巨大的国家,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每每成为重要增长点,但也不断迎来新挑战,这就需要一批又一批以此为使命的研究者前赴后继。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教师团队秉持“学术报国”精神,探索出“导学育人”机制,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三位一体”PI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理论教学上,积极将科学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前沿课程成果,将课堂教学过程全面转化为科学探究过程、知识生产过程和价值塑造过程,让师生共同面对未知世界,在探究中培养研究生的批判精神、反思习惯、归纳能力、卓越品格与担当勇气。

在科研实践上,让研究生培养过程重新回归“研究”本质,让科研过程变成人才培养过程,让研究生直面学科基本问题和前沿问题,尽早进入研究状态,在研究中学做研究、将“研究”贯穿培养全过程。每年农村教育大调研,所有研究生都要全程参与问卷设计、学术讨论、实地调研、数据编码、数据清洗、数据分析等工作,沉浸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锻炼了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在实践教学上,探索形成了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研究实践相结合的反思型实践教学体系。硕士生要深入农村开展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博士生更要亲赴区县开展“田野研究”。一大批博士生长期扎根田野,将论文写在田野山间。

邬志辉介绍,近些年,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的一些博士生已经先后在四川、江西、甘肃、山东等不同省份和地区开展了十余次实地考察,围绕区域教育均衡、乡村教师吸引、处境不利群体关爱等国家重大研究问题,致力于观察教育现实、彰显本土意义、讲好中国故事以及回应时代之问。

这些实地调研时间跨度达数月至半年之久。现已成为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的凡勇昆,就曾以挂职教育局局长助理或学校改进推进者的身份在四川蒲江等地开展田野工作,为团队研究的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和资源保障。“通过调研我们对教育实际状况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在实地体悟与理论学习互动过程中生成了对农村教育的新认知。”凡勇昆说,正是基于田野调查,他才能写出《“走不掉的一代”:关注乡村小规模学校中的边缘性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应有新思维:类型论·时空论·适应论》等关切农村教育脉动的论文。

秦玉友表示,学院坚持让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长期到实践当中去、扎根乡村进行研究,把研究成果转化成课程资源,把课程资源转化成一种育人优势,形成一个良性互动,达到一个比较好的育人效果。

团队还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术研究全过程,在科研过程中厚植学生人民情怀、培育学生科研能力、增进学生社会责任,努力打造“品学思说写做管”兼修的“新七艺”人,培养出了一批了解中国国情、产出中国话语、解决时代问题的有志青年。

在线报名申请表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jpg、png、zip、docx、、doc、xlsx、xls、pptx、pdf(100MB),最多上传10个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