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简介
详见官网https://yjsy.bucea.edu.cn/xwgg/c4e617dd61cc454bb58ff4932ef996dd.htm
二、学科专业介绍
(一)学术型研究生(以学科代码为序)
1.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北京市第三批重点建设马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秉承学校特色和优势资源,本着“培养人才、服务首都、面向城市”的发展思路,形成以“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与中国城市发展”为研究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学科建设重点,以城市发展理论与建筑文化为研究特色,在研究平台、科研团队、项目申报、成果积累等方面,凝聚方向,加强建设。目前,具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市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与国际传播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形成了以建筑伦理、城市空间文化为核心的科研团队,以承担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项目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等课题项目为研究载体,形成方向明确、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领域和科研成果,为北京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本学科共设置 3 个招生方向: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旨在整体性、综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该研究方向的培养任务是,引导研究生从整体性上认识、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科学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分析现实社会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过程。该研究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条件、进程、成果、趋势为研究对象,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与基本规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该研究方向的培养任务是,引导研究生从历史与理论相结合视角,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进行学习和研究,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3)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科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综合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理论成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规律,为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服务。
该研究方向的主要培养任务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比较研究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着力探索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新理念、新内容、新途径、新载体,促进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2.数学(0701)
本学科密切结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注重将数学理论与城乡规划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重点学科中的问题相结合,开展相关数学学科的系统化建设,研究范围涉及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形成了生物数学、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工程应用、大数据建模及应用、应用数理统计及应用基础研究等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
2010 年获批数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14 年通过数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的专项评估。2016年获批“建筑结构与环境修复功能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9 年获批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本学科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分布合理,勇于创新开拓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介绍详见官网https://yjsy.bucea.edu.cn/xwgg/c4e617dd61cc454bb58ff4932ef996dd.htm。
本学科将数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的重大科研成果。2008 年,“冲击爆炸作用下重要目标毁伤效应及防护技术研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地区退化森林植被生态恢复(CRRM)的模式理论与三北技术”于 2009 年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2010 年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 年“环境演变与种群演化的研究” 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不同时间尺度的环境演变和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及其传染病时空演化动力学理论及方法”先后于 2008 年和 2014 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近年来,本学科教师主持和参加 40 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千万余元,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1 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1 项、科技部重大专项 1 项,国际合作项目 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5 项,北京市教委联合基金项目 1 项,在《Journal of Algebra》、《Journalof Dynamics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 》、《Nonlinear Dynamics》、《Journal of Chemical Sciences》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 300 余篇论文,其中 SCI、EI 检索 100 余篇;在 China-Japan-Korea Colloquiumon Mathematical Biology、14th International Heat Transfer Conference、8th European Conferenceon Mathematical and Theoretical Biology 等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报告 10 余次;承办“第六届生物数学国际会议”、“第二届京津冀数学与统计学研讨会暨研究生学术论坛”等。
本学科设置 2 个招生专业:(1)应用数学;(2)运筹学与控制论。
本学科旨在培养研究生掌握较坚实的数学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对研究方向的前沿进展与动向有一定了解;注重将数学理论与学校优势特色学科方向相结合,具备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针对实际问题做出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