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学院(盖章):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一、考试基本要求
1.考生应当全面系统地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理论,并能够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相关理论及实践问题。
2.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3.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4.参考书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版),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考核内容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考核要求
1.识记: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2.领会: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3.应用:实事求是的现实要求;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考核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二)考核要求
1.识记:近代中国国情;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内容;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2.领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建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实践经验;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武装斗争的主要经验;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3.应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启示。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考核内容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二)考核要求
1.识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步骤;赎买、国家资本主义、“四马分肥”等相关概念;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的标志。
2.领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失误和偏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在经济、政治、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上的体现;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理论依据;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3.应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辩证关系。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考核内容
1.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2.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二)考核要求
1.识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初步探索的意义。
2.领会: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3.应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和方针;科学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一)考核内容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2.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二)考核要求
1.识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2.领会: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3.应用: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考核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考核要求
1.识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2.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3.应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