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纲包括参考书目、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查范围三部分。
Ⅰ.参考书目
《普通动物学》第4版,刘凌云、郑光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6月。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30分;
问答题120分。
Ⅲ.考查范围
绪论
重点掌握:五界分类系统;动物学研究方法;动物基本分类阶元;物种的定义;物种命名方法——双名法的书写规则。
第一章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重点掌握:细胞周期、器官、系统等概念;细胞质的重要成分;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四类基本组织。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重点掌握:细胞内消化/细胞外消化等概念;原生动物司运动的细胞器;原生动物营养方式;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和纤毛纲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重点掌握:个体发育中,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方式;生物发生律。
第四章 海绵动物门
重点掌握:海绵动物形态结构特征;理解海绵动物的胚层逆转。
第五章 腔肠动物门
重点掌握:辐射对称、世代交替等概念;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水螅纲、钵水母纲和珊瑚纲主要特征。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
重点掌握:两侧对称的概念;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涡虫纲、吸虫纲和绦虫纲主要特征;寄生虫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两侧对称、中胚层在动物系统发生中首次出现的意义。
第七章 假体腔动物
重点掌握:合胞体的概念;假体腔的结构特点;线虫门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轮虫门的主要特征。
第八章 环节动物门
重点掌握:同律分节、异律分节、真体腔(次生体腔)、闭管式循环系统等概念;次生体腔的结构特征及对于动物演化的意义;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第九章 软体动物门
重点掌握:血窦、开管式循环等概念;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掌握瓣鳃纲、腹足纲、头足纲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
重点掌握:外骨骼、马氏管、混合体腔(血体腔)、口器等概念;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甲壳纲、肢口纲、蛛形纲、多足纲和昆虫纲主要特征;节肢动物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原因。
第十一章 棘皮动物门
重点掌握:原口动物、后口动物、五辐射对称、管足的概念;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棘皮动物分类及其代表动物。
第十二章 半索动物
掌握:适应辐射的概念;半索动物的代表动物。
第十三章 脊索动物门
重点掌握:逆行变态的概念;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脊索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脊索动物分类及各亚门的主要特征;脊椎动物亚门的进步性特征。
第十四章 圆口纲
掌握:圆口纲主要生物学特征。